感冒
2014-05-07 17:35
通常所说的感冒也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简称上感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急性呼吸d道感染的2/3,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。
(一)感冒的症状和治疗
感冒的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,年龄越小,重症越多。
1、轻症感冒 只有鼻部症状,表现流清鼻涕,鼻子堵塞,打喷嚏,也可伴有流泪、轻微的咳嗽或咽部不舒服感觉,可在3-4天内自然痊愈。
如炎症涉及咽部,咽部发红明显,咽痛,常有发热,发热2-3天或l周左右,体温高低不等,此时也诊断为急性咽炎。
2、重症感冒 发热,体温可达39℃-40℃,有时更高,伴有冷感、头痛、全身无力、食欲明显降低、睡眠不安。以后可出现频繁咳嗽、咳痰。
有时咽部出现疱疹,也诊断为疱疹咽炎。有些小儿扁桃体上出现脓性渗出物,咽痛加重,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。
除了上述症状,还可伴有其他现象。年龄较小的孩子容易发生呕吐、腹泻,高热时可能出现抽筋,抽筋多发生在起病后的1-2天,很少连续抽几次,少数婴幼儿在体温并不很高时(38.5℃左右)即可发生抽筋。有些小儿可发生急性腹痛,有时疼痛很剧烈,多在脐部或附近,往往在发病早期出现,大多数为暂时性,可以自愈。
发热时间1-2天或5-6天不等,较重病儿高热可达1-2周,偶尔可长期低热,达数周或数月。
感冒的治疗重在做好护理,预防并发症。
(二)如何预防感冒
我们生活的周围空气中有许许多多的病毒和细菌,小儿从封闭的母亲子宫来到人世间,必须要与这些病菌、细菌接触,在接触过程中慢慢形成抵抗力,就像“打预防针”一样。在这种接触过程中,免不了有时会发生发热、咳嗽、流鼻涕等感冒症状。几乎每个人都免不要患感冒,因此偶尔感冒一次是正常的事,可是有些小儿反复感冒,一个月感冒几次,给家长带来很大压力。如何做好预防,减少感冒呢?
预防感冒的措施一是提高小儿身体抵抗力,二是减少感染机会。通常要注意下述几方面。
1、合理营养
营养不良、佝偻病等小儿易患感冒。平时应注意小儿的营养状况,合理安排好营养。当小儿有营养不良、贫血、佝偻病等营养失调现象时应及时纠治,请见有关章节。
2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睡眠不足、过度疲劳、暴饮暴食、冷热不调等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患感冒,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健康。
3、加强体格锻炼
当前很多家庭对小儿保护过度,冬天还不太冷就取暖,夏天还不太热就降温,限制孩子室外活动,使小儿没有充分的机会接受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对机体的锻炼。因此,小儿适应力降低,很容易感冒,特别是刚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,反复感冒。要让小儿自幼多做室外体力活动,活动时间和强度都要达到锻炼身体的水平,否则起不到锻炼作用。
44、穿盖应当合适 穿盖过多捂出汗,睡觉踢被子是很多孩子反复感冒的原因,穿盖应当合适。
5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
室内应阳光充足,空气新鲜,严禁在小儿房内抽烟,房间应经常开窗通风,每次至少15分钟。感冒的病人打喷嚏、咳嗽时可将大量病毒排到周围空气中,如家庭有人感冒,可用食醋熏蒸消毒。方法是:每立方米空间用2-10毫升食醋,放在文火上熏蒸l小时。
6、避免与感冒病人密切接触
患感冒的病人不要看望、亲吻小儿,母亲患感冒也不要搂抱、亲吻小儿,喂奶时应戴上口罩。不要带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。
(三)鼻塞的处理
婴幼儿鼻腔相对较窄,即使普通感冒,因为鼻黏膜炎症肿胀,鼻涕堵塞,可发生呼吸困难,表现拒绝吃奶或烦躁不安。因此当小儿患感冒表现呼吸困难时,应注意鼻腔是否有阻塞。如有鼻涕阻塞,可用软布条浸湿消理。如为浓鼻涕聚积,不容易消除,可滴2-3滴温水使鼻涕变软再消除。如因鼻黏膜炎症肿胀阻塞,可于吃奶前用0.5%-1%麻黄素滴鼻,使呼吸道通畅,方便吃奶。

- 小班主题:美丽的焰火

- 兰大一院爱心服务志愿者参加关注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