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逛超市的时候,有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她孩子走在前面。那小孩看上去顶多有4岁吧,但是话倒说的蛮利索的。进超市之后,孩子妈妈说了一句话:“你准备好的清单呢?按照纸条上面的开始选吧!”
的确,超市是一个很好的早教课堂:
1、学习分类:
超市所有物品的摆放都是按照类别区分的,妈妈可以告诉哪怕一岁的宝宝:“这些都是苹果”“这些都是梨”……
2、学习对应:
一个4岁的孩子蹦蹦跳跳地拿着纸条跑到牛奶柜台那里,一边看标签,一边跟她妈妈讲,“我们要的是这个牛奶!”她妈妈配合的拿了一箱。接着小孩又去挑水彩笔,一个个看来看去,那脖子仰的,别人看的都疼了,最后挑了款24色的让她妈妈帮她拿下了。
后来她又看着那个“清单”买了酱油、盐等等生活用品,还给自己挑了个小熊样子的水壶。整个过程大概有不到半个小时,她妈妈基本没有帮助孩子什么,只是当孩子遇到标签上不认识的字时,会询问妈妈,但是貌似超市里面的字,没有几个是这个孩子不认识的。
3、学习理财:
这么多东西加起来,一共要给柜台结算多少钱?!
当然,孩子太小还无法心算,但是他们正是在反复购买中感受到了数字的分解组合变化!为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!同时也内化了理财概念,“理财从娃娃抓起”,省得未来成为“月光族”!
4、自然识字:
结算钱的时候,那个4岁的小孩想买一个叫“劲嚼”的糖,她妈妈当时说的一番话,好震惊!好智慧!她说:“第一,我们今天并没有准备要买这个糖,买这个就超出我们的预算了,这样是不对的。另外,你认识这两个字么?如果认识,妈妈就奖励给你啊。”
那小孩很无奈的说不认识,结果她妈妈就跟她念了一遍,然后说:“你记住了,下次来超市,如果你认识这两个字,我就奖励给你!” 说完小孩很听话的就跟妈妈走了。妈妈的这种正向激励,会促使孩子认真的记住“嚼劲”这两个字。
5、学习规划:
真的很让人震惊!这个小孩仅仅只有4岁大,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,还会自己做购物规划,真是不简单!列清单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。一个做事有条理的孩子,未来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,容易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。
可想而知,这位妈妈刚开始训练孩子到超市购物时,肯定遇到了很多麻烦。肯定每次买东西的时间都特别长,特别麻烦。但这位妈妈不嫌麻烦,在她的耐心陪伴和指导下,孩子和妈妈购物的速度越来越快,经过了一次次的尝试和训练,才出现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令人惊叹的场景,可见优秀是培养出来的!
让孩子做家务也是这个道理。让孩子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。一些家长吐槽说:哎呀,你不知道每次让孩子做家务都搞得一团糟。还不如我自己动手快呢,我自己半个小时就搞定了。孩子参与以后,我还得额外花好多时间收拾残局,孩子扫了地,我还得重新扫一遍。孩子拖得地像大花猫,我还得重新拖一遍。
实际上,这样的家长缺少对孩子的耐心陪伴和指导。殊不知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孩子会干得很好。放手让孩子做一些事情,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心,又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。
所以,家长的“不嫌麻烦、耐心等待”对孩子能力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呀!